水源热泵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供暖制冷设备,凭借其对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,在建筑暖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。然而,要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并维持高效能,科学系统的维修保养工作必不可少。忽视保养不仅会导致设备能耗飙升,还可能缩短使用寿命,甚至引发安全隐患。
日常检查是水源热泵保养的基础环节,需贯穿设备运行的全过程。
操作人员应每日观察机组运行参数,包括进出水温度、压力、电流及压缩机运行声音等,若发现参数异常或异响,需立即停机排查。
同时,要定期清理机组表面的灰尘与杂物,保持设备周边通风顺畅,避免热源堆积影响散热效率。对于水系统,需每周检查管道连接处是否存在渗漏,发现水滴或潮湿痕迹时,及时紧固接口或更换密封件,防止水资源浪费及系统压力下降。
季节性保养需结合使用周期特点制定针对性方案。
在冬季供暖前,应重点检查防冻液浓度,确保其冰点低于当地最低气温,防止管道冻裂;清洗过滤器,去除夏季停用期间积累的泥沙、杂质,避免堵塞换热器影响传热效率。
夏季制冷前则需清洁冷凝器散热片,可用高压水枪轻柔冲洗表面污垢,同时检查风机运行状态,确保散热性能达标。换季停用期间,需将系统内的水彻底排空,尤其是在寒冷地区,防止残留水分结冰膨胀损坏管道。
定期深度保养需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,建议每年进行 1-2 次。
首先对压缩机进行全面检测,包括润滑油的油位、色泽及杂质含量,若发现油品变质应及时更换,同时检查压缩机电机绝缘性能,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。
其次,清洗蒸发器和冷凝器内部水垢,可采用化学除垢剂循环冲洗,去除换热面上的钙镁沉淀,恢复传热效率。对于控制系统,需校准温度传感器、压力开关等元件,测试自动启停、故障报警等功能,确保逻辑运行正常。
在故障处理方面,需遵循 “先判断后操作” 的原则。
当机组出现制冷/制热效果下降时,先检查过滤器是否堵塞、换热器是否结垢,再排查制冷剂是否泄漏;若发现系统压力异常,应首先检查阀门开闭状态,排除管道堵塞后再考虑水泵故障。对于电路故障,需断电后使用万用表检测各元器件导通性,禁止带电操作。
做好水源热泵的维修保养,不仅能降低设备故障率、延长使用寿命,更能保证其运行效率,从而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。这需要建立完善的保养制度,结合日常巡检与定期检修,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,让设备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,为建筑提供稳定、高效的冷暖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