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新风系统的安装工艺复杂,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系统 “失效”。结合实际案例,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类高频安装问题,帮你提前规避风险。
一、主机安装的典型问题
主机选型与空间不匹配是常见误区。部分安装团队未根据房屋面积核算风量,150㎡的住宅却安装 250m³/h 的主机,导致新风量不足;还有的将主机塞进狭小的吊顶夹层,散热空间被压缩,运行时频繁因过热停机。
固定方式偷工减料也很普遍。用普通螺丝替代膨胀螺丝固定主机,长期运行后会因震动导致主机移位,不仅产生异响,还可能扯裂风管接口。更严重的是省略减震垫,主机运行噪音直接通过吊顶传导至卧室,夜间噪音可达 50 分贝以上,影响睡眠。
二、管道铺设的隐蔽性问题
风管走向不合理会大幅削弱风量。比如为节省材料让风管绕过多道承重梁,每增加一个 90° 弯头,风量就会衰减 10%-15%,最终末端风口可能只剩 “微风”。部分安装队甚至用软管代替硬管,风管在吊顶内随意弯曲,形成 “风阻瓶颈”。
管道密封不到位是隐形杀手。风管接口仅用胶带缠绕而不打密封胶,运行时会从缝隙漏风,导致实际新风量比设计值低 30% 以上。更隐蔽的是梁上开孔过大,破坏结构的同时,未做密封处理的孔洞会成为室外污染空气渗入的通道。
三、风口安装的细节疏漏
风口位置设计混乱会造成 “无效循环”。将回风口设在厨房附近,导致油烟被吸入系统后污染全屋;或出风口正对回风口,形成 “短路循环”,新鲜空气未扩散就被直接抽走。还有的风口紧贴窗帘或家具,气流被遮挡后无法有效流通。
风口处理粗糙影响使用体验。出风口未装防虫网,夏季会有蚊虫通过管道进入室内;风口与墙面缝隙未密封,灰尘会从缝隙进入吊顶,长期积累后滋生霉菌,反而污染空气。
四、调试与验收的敷衍行为
省略专业调试是很多安装队的 “常规操作”。不使用风速仪检测各风口风量,仅凭手感判断,导致客厅风口风量过大、卧室风口无风的失衡状态。更有甚者未测试主机过载保护功能,留下安全隐患。
验收流程走过场埋下长期隐患。不做漏风检测,风管接口的漏风问题直到入住后才被发现;忽视风管支架间距,水平管支架间距超过 2m,运行一段时间后风管因自重下垂,形成积液弯,冬季可能凝结水滴损坏吊顶。
这些安装问题往往在竣工初期难以察觉,却会随着使用时间逐渐暴露。建议业主在安装过程中全程监工,重点检查风管密封、风口布局等关键节点,必要时可聘请第三方监理进行验收。记住,新风系统的 “三分设备,七分安装”,细节把控才能让系统真正发挥价值。